棄甲丟盔

成語拼音:[qi jia diu kui]
成語解釋:形容打了敗仗狼狽逃走的樣子。
成語出處: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棄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”
成語繁體:棄甲丟盔
成語簡拼:qjdk
成語簡拼:中性成語
成語用法:作謂語、狀語;指戰敗
成語結構:聯合式成語
產生年代:古代成語
近義詞:丟盔棄甲
反義詞:凱旋而歸
成語造句:魏兵魂飛魄散,棄甲丟盔,拋戈撒戟,各逃性命,自相踐踏,死者無數。 ★明.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一○四回

棄甲丟盔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h/1059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