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花流水

成語拼音:[luo hua liu shui]
成語解釋:原形容暮春景色衰敗。后常用來比喻被打得大敗。
成語出處:唐.李群玉《奉和張舍人送秦煉師歸岑公山》詩:“蘭浦蒼蒼春欲暮,落花流水怨離襟。”南唐.李煜《浪淘沙》詞:“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間”
成語繁體:落蘤流水
成語簡拼:lhls

常用程度:常用成語
感情色彩:中性成語
成語用法:作定語、狀語;指殘敗零落的樣子
成語結構:聯合式成語
產生年代:古代成語
成語正音:落,不能讀作“la”。
成語辯形:花,不能寫作“華”。
成語辨析:落花流水和“丟盔棄甲”;都有“失敗得很慘;被打得狼狽不堪”的意思。但落花流水有殘亂而零落的樣子;偏重指東西被搶或被吃的樣子;“丟盔棄甲”只用來比喻失敗后狼狽逃跑的樣子。
近義詞:狼狽不堪 一敗涂地
反義詞:得勝回朝 凱旋而歸
成語造句:幸有楊戩在側,看見聞太師好鞭,只打得落花流水,才把銀合馬飛走出陣,使槍便刺。 ★明.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四十二回
成語英文:utterly routed
成語日文:慘敗(さんぱい)したさま
成語法文:tomber en decadence
歇后語:冰雹砸荷葉
成語謎語:雨加雪;牡丹江上游;飄雪下雨

落花流水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h/2631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