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耳盜鈴

成語拼音:[yan er dao ling]
成語解釋:掩:遮蔽,遮蓋;盜:偷。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。比喻自己欺騙自己,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。
成語出處:《呂氏春秋.自知》:“百姓有得鐘者,欲負而走,則鐘大不可負。以椎毀之,鐘況然有聲。恐人聞之而奪己也,遽掩其耳。”
成語繁體:掩耳盜鈴
成語簡拼:yedl

常用程度:常用成語
感情色彩:貶義成語
成語用法: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自欺欺人
成語結構:連動式成語
產生年代:古代成語
成語正音:耳,不能讀作“er”。
成語辯形:鈴,不能寫作“玲”。
成語辨析:掩耳盜鈴和“自欺欺人”;都有“自己欺騙自己”的意思。但掩耳盜鈴專指“自己欺騙自己”;而“自欺欺人”除了“自己欺騙自己”以外;還有“欺騙別人”的意思。
近義詞:自欺欺人 弄巧成拙
反義詞:開誠布公
成語造句:硬把漢奸合法化了,只是掩耳盜鈴的笨拙的把戲。 ★聞一多《謹防漢奸合法化》
成語英文:plug one's ears while stealing a bell
成語日文:耳(みみ)を覆って鈴(すず)を盜(ぬす)む。自己(じこ)をあざむく例(たと)え
成語德文:sich beim Stehlen einer Glocke die Ohren zuhalten
成語法文:se faire illusion a soi-m

掩耳盜鈴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h/2682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