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蟬

附蟬
詞語解釋
1.漢侍中﹑中常侍﹐唐散騎常侍冠飾。金質﹐蟬形。金取堅剛﹐蟬取居高飲潔義。
2.借指尊官。
分詞解釋
尊官:
1.高官。
2.舊時對官員的敬稱。有時也用作對不相識者的敬稱。
常侍:
官名。皇帝的侍從近臣。秦漢有中常侍,魏晉以來有散騎常侍,隋唐內侍省有內常侍,均簡稱常侍。
侍中:
古代職官名。秦始置,兩漢沿置,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。因侍從皇帝左右,出入宮廷,與聞朝政,逐漸變為親信貴重之職。晉以后,曾相當于宰相。隋因避諱改稱納言,又稱侍內。唐復稱,為門下省長官,乃宰相之職。北宋猶存其名,南宋廢。
散騎常侍:
官名。秦漢設散騎(皇帝的騎從)和中常侍,三國魏時將其并為一官,稱“散騎常侍”。在皇帝左右規諫過失,以備顧問。晉以后,增加員額,稱員外散騎常侍,或通直散騎常侍,往往預聞要政。南北朝時屬集書省,隋代屬門下省,唐代分屬門下省和中書省,在門下省者稱左散騎常侍,在中書省者稱右散騎常侍。雖無實際職權,仍為尊貴之官,多用為將相大臣的兼職。宋代不常置,金元以后廢。參閱《宋書.百官志下》﹑《通典.職官三》﹑《續通典.職官三》。
冠飾:
古典建筑中一種頂部線腳。


附蟬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1/31773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