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白之貢

九白之貢
詞典解釋
清代外蒙古每年例貢朝廷白色駝﹑馬共九匹,稱為“九白之貢”。《清文獻通考.輿地二四》:“﹝喀爾喀﹞為西北強國,共為七部,有三汗:中曰土謝圖汗,東曰車臣汗,西曰扎薩克圖汗……崇德三年,三汗并遣使入朝,定各貢白馬八,白駝一,謂之九白之貢,歲以為常。”
分詞解釋
西北:
一般指陜西、甘肅、青海三省和寧夏、新疆兩自治區。
輿地:
1.《易.說卦》:“坤為地……為大輿。”后遂以“輿地”指大地;土地。
2.地理。
每年:
一年一度;年年。如:每年賜給的神庥降福。
稱為:
1.叫做。如:商品的普通銷售價格稱為市價。
2.用明確的名稱、術語或措詞把…叫做。如:這四部分在圖上被稱為A,B,C和D。
朝廷:
①帝王接見大臣和處理政務的地方。
②借指帝王:報效朝廷。


九白之貢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1/65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