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公駿馬

支公駿馬
詞語意思
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言語》:“支道林常養數匹馬。或言道人畜馬不韻,支曰:‘貧道重其神駿。’”余嘉錫箋疏:“《吳郡志》九云:支遁庵在南峰,古號支硎山,晉高僧支遁嘗居此。剜山為龕,甚寬敞。道林喜養駿馬,今有白馬磵,云飲馬處也。庵旁石上有馬足四,云是道林飛步馬跡也。”后用以為典。
分詞解釋
駿馬:
走得快的馬;好馬。
寬敞:
寬闊;寬大:這間屋子很寬敞。
言語:
1.說話﹔說。
2.吩咐﹔命令。
3.稟報。
4.爭執。
5.善于辭令。亦指善于辭令者。
6.言辭﹔話。
7.指閑話﹐不滿意的話。
8.指詞章﹐文辭著作。
9.喻蟲鳥鳴叫。
10.指口頭語言。
貧道:
僧道自稱的謙辭。晉﹑南北朝時,朝廷定制僧人自稱貧道。唐以后僧人改稱貧僧,道士謙稱“貧道”。
飲馬:
1.給馬喝水。
2.謂使戰爭臨于某地;通過戰爭擴大疆土至某地。語本《左傳.宣公十二年》:“楚子北,師次于郔。沈尹將中軍,子重將左,子反將右,將飲馬于河而歸。”

支公駿馬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1/695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