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切智

一切智
詞典解釋
佛教關于智慧的名詞之一,梵語sarvajna的意譯。(1)就廣義言,指無所不知的佛智,與“一切種智”同。《四十二章經》:“未有天地,逮于今日,十方所有,無有不見,無有不知,無有不聞,得一切智,可謂明矣。”《法華經.化城喻品》:“為佛一切智,當發大精進,汝證一切智,十力等佛法。”《大智度論》卷二七:“問曰:一切眾生皆求智慧,云何獨佛一人得一切智?答曰:佛于一切眾生中第一故,獨得一切智。”(2)三智之一,相對于“一切種智”而言。一切智指對總相(即現象的共性,亦稱空性﹑真如)的認識,是聲聞﹑緣覺修行所得的智。《大智度論》卷二七:“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,道智是諸菩薩事,一切種智是佛事。聲聞辟支佛但有總一切智,無有一切種智。”隋慧遠《大乘義章》卷十八:“知一切如名一切智。”如,指真如。
分詞解釋
十二章:
古代天子之服繪繡的十二種圖像。衣繪日﹑月﹑星辰﹑山﹑龍﹑華蟲,稱上六章;裳繡宗彝﹑藻﹑火﹑粉米﹑黼﹑黻,稱下六章。
真如:
佛教語。梵文Tathata或Bhutatathata的意譯。謂永恒存在的實體﹑實性﹐亦即宇宙萬有的本體。與實相﹑法界等同義。
共性:
指不同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普遍性質:各種地方戲都有其個性,但作為戲曲又有其共性。
二七:
1.即十四。
2.見“二七齋”。
大智:
1.大智慧。
2.有大智慧的人。


一切智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11/9147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