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時

二十四時
詞語解釋
1.即二十四節氣。
2.指一日的時數。古以地支分一日為十二時,每時又分“初”﹑“正”(如子初﹑子正)。參閱清錢大昕《十駕齋養新錄.二十四時》。
分詞解釋
一日:
1.一晝夜;一天。
2.一個白天。
3.猶昨日。
4.某日,過去的某一天。
5.他日。指將來的某一天。
6.整天;成天。
7.副詞。一旦。表示忽然有一天。
8.副詞。一旦。表示如果有一天。
9.謂短暫;一時。
地支:
子﹑丑﹑寅﹑卯﹑辰﹑巳﹑午﹑未﹑申﹑酉﹑戌﹑亥的總稱。也叫“歲陰”。傳統用做表示次序的符號。參見“干支”。
二十四節氣:
指立春、雨水、驚蜇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、立夏、小滿、芒種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處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、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等二十四個節氣。二十四節氣表明氣候變化和農事季節,在農業生產上有重要的意義。
參閱:
1.參與校閱。
2.參看。


二十四時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11/9191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