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旛

靈旛
詞語解釋
1.亦作“靈幡”。
2.佛教用來供奉和裝飾菩薩像﹑道士用以招請神靈的旌旗。
3.招魂幡。
分詞解釋
佛教:
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,相傳為公元前六至五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(今尼泊爾 境內)王子釋迦牟尼所創,廣泛流傳于亞洲的許多國家。西漢末年傳入我國。
神靈:
1.神的總稱。
2.魂魄。
3.猶威靈,圣明。
4.神異。
奉和:
謂做詩詞與別人相唱和。唐楊炯有《奉和上元酺宴應詔》詩。
道士:
①指奉守道教經典規戒并熟習各種齋醮祭禱儀式的人。一般指道教的宗教職業者。有出家的全真道士和居家的正一道士之分。又因道士的穿戴和追求成仙,故有“黃冠”、“女冠”、“羽士”、“羽客”等別稱。
②即“方士”。古代泛指從事巫祝術數(包括天文、歷法、醫術、神仙術、占卜等)的人,后一般指能“求仙藥”、“通鬼神”的人。
③泛稱有道之士:古之道士有言曰,將欲無陵,固守一德。
④佛教僧人:佛教初傳此方,呼僧為道士。
裝飾:
1.打扮;修飾。
2.裝潢。
3.點綴,裝點。
4.指裝飾品。
5.猶夸飾。

靈旛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13/15901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