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戲

伏戲
詞語解釋
見“伏羲”。
分詞解釋
伏羲:
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之一。風姓。相傳其始畫八卦,又教民漁獵,取犧牲以供庖廚,因稱庖犧。亦作“伏戲”﹑“伏犧”。

● 伏
◎ 趴,臉向下,體前屈:伏臥。伏案讀書。
◎ 低下去:此起彼伏。
◎ 屈服,承認錯誤或受到懲罰:伏法。伏輸。伏辯(伏罪的供狀,亦作“伏辨”)。
◎ 使屈服:降伏。降龍伏虎。
◎ 隱藏:伏兵。埋伏。
◎ 農歷劃分夏季最炎熱的三個階段:伏日。伏旱。伏暑。伏天。
◎ 姓。
● 戲(戲)
◎ 玩耍:游戲。兒戲。嬉戲。戲豫(嬉游逸樂)。二龍戲珠。
◎ 嘲弄,開玩笑:戲言。戲弄。戲謔(用詼諧有趣的話開玩笑)。
◎ 演員在舞臺上化裝表演故事的藝術:戲劇。戲文。戲碼(戲曲演出的節目)。戲劇性。
◎ 指具體劇種:京戲。黃梅戲。皮影戲。木偶戲。馬戲。
● 戲(戲)
◎ 〔於戲〕同“嗚呼”。


伏戲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16/26422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