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武石刻

定武石刻
詞語意思
即定武《蘭亭》。亦兼指其拓本。
分詞解釋
蘭亭:
1.亭名。在浙江省紹興市西南之蘭渚山上。東晉永和九年(公元353年)王羲之之謝安等同游于此,羲之作《蘭亭集序》。
2.指《蘭亭帖》。
3.見“蘭亭春”。
石刻:
1.刻有文字﹑圖畫的碑碣或石壁。亦指上面所刻字畫的拓本。
2.鐫雕石制品。
拓本:
1.用紙緊覆在碑帖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紋上,用墨或其他顏色打出其文字﹑圖形來的印刷品。墨色深黑有光的叫烏金拓;淡而勻凈的叫蟬衣拓。用朱色打拓的叫朱拓。傳世拓本以敦煌石室所出之唐初拓《溫泉銘》及《化度寺邕禪師塔銘》為最早。都有影印本。
2.指打拓文字或圖形。


定武石刻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16/26466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