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鍉

銅鍉
詞語解釋
見“銅鞮”。
分詞解釋
銅鞮:
1.春秋晉邑名。在今山西省沁縣南。晉平公曾筑銅鞮宮于此。漢置縣﹐治所在今山西省沁縣南。北魏以后屢有遷移。明洪武初廢入沁州。
2.春秋晉離宮名。
3.指襄陽。
4.曲名。
5.亦作“銅鍉”。復姓。春秋時有銅鍉伯華。見《史記.仲尼弟子列傳》。

● 銅(銅)
◎ 一種金屬元素,富延展性。導電性和導熱性都很強,它的合金是電氣、機械和國防工業的重要原料:紫銅(純銅。亦稱“紅銅”)。青銅。黃銅。銅礦。銅器。銅幣。銅臭(ch恥 )(指銅錢的臭味,用以譏諷唯利是圖的人,如“渾身銅銅”)。銅墻鐵壁(喻十分堅固,不可摧毀的事物。亦稱“鐵壁銅墻”)。
● 鍉
◎ 匙,勺子:“牽馬操刀,奉盤錯鍉,遂割牲而盟。”
◎ 鑰匙。

銅鍉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16/26747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