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膻

膏膻
詞語解釋
羊膏。古代調味八珍之一。
分詞解釋
調味:
加調料于菜肴使味美﹔調和味道。
古代:
①過去距離現代較遠的時代(區別于‘近代、現代’)。在我國歷史分期上多指19世紀中葉以前。
②特指奴隸社會時代(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時代)。
八珍:
1.古代八種烹飪法。《周禮.天官.膳夫》:“珍用八物。”鄭玄注:“珍﹐謂淳熬﹑淳母﹑炮豚﹑炮牂﹑搗珍﹑漬﹑熬﹑肝膋也。”宋呂希哲《侍講日記》:“八珍者﹐淳熬也﹐淳母也﹐炮也﹐搗珍也﹐漬也﹐熬也﹐糝也﹐肝膋也。先儒不數糝而分炮豚羊為二﹐皆非也。”后以指八種珍貴食品。
2.泛指珍饈美味。

● 膻
◎ 像羊肉的氣味:膻氣。膻味。腥膻。
● 膻
◎ 袒露。
◎ 胸中:膻中(a.中醫指胸腔中央,心包所在處;b.針炙穴位名,位于前胸部正中)。
● 膏
◎ 肥,肥肉:膏粱(肥肉、細糧)。膏腴。膏沃。
◎ 脂油:春雨如膏。膏澤(a.滋潤作物的及時雨;b.喻給予恩惠)。
◎ 中醫指心尖脂肪,認為是藥力達不到的部位:病入膏肓。
● 膏
◎ 把油抹在車軸或機械上:膏油。
◎ 把毛筆蘸上墨汁在硯臺邊上掭:膏筆。膏墨。

膏膻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21/29275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