蜚狐口

蜚狐口
詞語解釋
要隘名。在今河北省淶源縣北蔚縣南。兩崖峭立﹐僅通一道﹐古代為河北平原與北方邊郡間的交通咽喉。楚漢相爭時﹐酈食其說劉邦“距蜚狐之口﹐守白馬之津﹐即此。”
分詞解釋
平原:
陸地上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的寬廣低平的地區。世界最大的平原為巴西的亞馬孫平原,中國最大的平原為東北平原。
交通:
①往來通達:阡陌交通。
②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。
③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指通信和聯絡工作。
④指交通員。
⑤〈書〉結交;勾結:交通權貴 ㄧ交通官府。
劉邦:
(前256—前195)字季。西漢(前206—23)王朝的建立者。字季。沛縣(今屬江蘇)人,故人亦稱沛公。劉邦排行第三,所以有時也叫他劉三。
咽喉:
①咽和喉的合稱:永晝吟不休,咽喉干無聲。
②比喻險要的交通要道:夷陵者,荊州之咽喉也|咽喉要道。
北方:
①北。
②北部地區,在我國一般指黃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地區。

蜚狐口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24/27696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