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錄

雜錄
詞語解釋
1.文學雜文集。
2.雜集。
(1) [varia]∶文學雜文集
(2) [potpourri]∶雜集
分詞解釋
文學:
以語言為手段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、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。起源于人類的生產勞動。最早出現的是口頭文學,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。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《詩經》、印度的《羅摩衍那》和古希臘的《伊利昂紀》等。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、散文、戲劇三大類。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,魏晉以后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。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、小說、散文、戲劇四大類別。

● 錄(録)
◎ 記載,抄寫:記錄。載錄。抄錄。錄供。
◎ 記載言行或事物的書冊:語錄。目錄。回憶錄。
◎ 采取,任用:錄取。收錄。錄用。甄錄(經審查鑒別而任用)。
● 雜(雜)
◎ 多種多樣的,不單純的:雜亂。雜沓。雜感。雜志。雜貨。雜居。雜務。雜品。錯綜復雜。私心雜念。
◎ 混合:夾雜。混雜。雜交。

雜錄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24/27996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