袢延

袢延
詞語解釋
《詩.墉風.君子偕老》“是紲袢也”毛傳:“絺之靡者為縐,是當暑袢延之服也。”按,袢延,疊韻連語,漢時常語。其義有三說:(1)謂暑熱之氣。孔穎達疏:“紲袢者,去熱之名,故言袢延之服,袢延是熱之氣也。”宋曾幾《秘省避暑抵暮乃出》詩:“蝸廬何以度袢延,竟日蓬山一洗前。”(2)謂以衣揩摩汗澤。段玉裁曰:“袢延迭韻,如方言之襎裷,漢時有此語……揩摩之意。外展衣,中用縐絺為衣,可以揩摩汗澤,故曰褻袢。”見《說文解字.衣部》“袢”字注。(3)形容衣服縱弛﹑寬舒。俞樾曰:“袢延,猶伴奐也。《卷阿》篇‘伴奐爾游矣’,箋云:‘伴奐,自縱弛之意’……當暑袢延之服,謂當暑自縱弛之服也。”見《群經平議.毛詩一》。
分詞解釋
迭韻:
1.亦作“疊韻”。
2.指兩個字或幾個字的韻母相同。
3.指賦詩重用前韻。
君子:
古代指地位高的人,后來指人格高尚的人:正人君子ㄧ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。
中用:
頂用;合用;宜于使用:你這個人真不中用|這等文書,如何中用?
避暑:
①天氣炎熱的時候到涼爽的地方去住:避暑勝地ㄧ夏天到北戴河避暑。
②避免中暑:天氣太熱,吃點避暑的藥。
疊韻:
兩個字或幾個字的韻母相同叫疊韻,例如‘闌干’、‘千年’。

袢延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30/9544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