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慧

狂慧
詞語解釋
佛教語。謂散亂不定的淺慧。
分詞解釋
佛教:
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,相傳為公元前六至五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(今尼泊爾 境內)王子釋迦牟尼所創,廣泛流傳于亞洲的許多國家。西漢末年傳入我國。
不定:
1.不安定;不穩定。
2.沒有一定。
3.不住;不止。
4.副詞,表示數量大,說不清。
散亂:
零亂;雜亂。

● 慧
◎ 聰明,有才智:聰慧。智慧。穎慧。慧黠(聰明而狡猾)。慧心。
● 狂
◎ 本稱狗發瘋,后亦指人精神失常:狂犬。瘋狂。癲狂。發狂。狂人。
◎ 縱情任性或放蕩驕恣的態度:輕狂。狂妄(極端自高自大)。狂吠(狗狂叫,借指瘋狂的叫囂)。狂亂。狂野。狂躁。狂恣。狂草(草書的一種,風格狂放無羈)。
◎ 氣勢猛烈,超出常度:狂風。狂飆。狂熱。力挽狂瀾。

狂慧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30/9575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