紡絲

紡絲
詞語解釋
蟲名。紡織娘的別名。
分詞解釋
別名:
1.正名以外的名字;異名。
2.《荀子》中的邏輯術語。荀況把概念的基本屬種關系相對地分為“共名”和“別名”兩級。“共名”相當于屬概念,“別名”相當于種概念。
紡織娘:
昆蟲綱,直翅目,螽斯科。身體綠色或黃褐色。頭小,觸角細長。鳴聲“軋織”,像紡車聲。善于跳躍,生活在草地上。分布于中國山東、江蘇、浙江等地。可供籠養。

● 絲(絲)
◎ 蠶吐出的像線的東西,是織綢緞等的原料:蠶絲。絲綢。緙絲(中國特有的一種絲織的手工藝品。亦作“刻絲”)。
◎ 像絲的東西:鐵絲。菌絲。肉絲。游絲。
◎ 細微,極小:一絲不茍。
◎ 綿長的思緒或感情:情絲。愁絲。
◎ 中國市制重量單位(一絲等于千分之一分):絲毫(喻極少,極小,一點兒)。絲恩發怨(指極小的恩怨)。
◎ 公制長度單位,一米的十萬分之一(亦稱“忽米”、“道”)。
◎ 指弦樂器:絲竹(琴、瑟、簫、笛等樂器的總稱。“竹”指管樂器)。
◎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。
● 紡(紡)
◎ 把絲棉、麻、毛等做成紗:紡紗。紡線。紡織。毛紡。混紡。紡車。
◎ 一種比綢子稀而輕薄的絲織品:紡綢(簡稱“紡”)。杭紡。

紡絲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6/21012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