槁暴

槁暴
詞語解釋
指風吹日曬而干枯。如:雖有槁暴,不復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——《荀子.勸學》。
分詞解釋
干枯:
①草木由于衰老或缺乏營養、水分等而失去生機:一夜大風,地上落滿了干枯的樹葉。
②因缺少脂肪或水分而皮膚干燥。
③干涸:干枯的古井。
荀子:
荀子(約前313-前238)戰國末思想家、教育家。名況,趙國人。他批判和總結了先秦以來的學術思想,發展了唯物主義。認為自然運行法則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。提出人定勝天的思想。首創性惡論,重視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。文章說理透辟,結構謹嚴。著作有《荀子》。
勸學:
散文篇名。荀況作。載于《荀子》。文章旨在勉勵人們勤學進取的精神,并對學習的意義、作用、態度方法等作了全面論述,提出了“青取之于藍,而青于藍”,“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”等著名論斷。
風吹日曬:
狂風吹,烈日曬。形容無所遮擋。

槁暴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6/21062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