鸓鼠

鸓鼠
詞語意思
今指小飛鼠。古與鼯鼠不分。
分詞解釋
飛鼠
①哺乳動物,形態和習性均似鼯鼠而體較小,前后肢之間的薄膜寬大多毛。
②〈書〉蝙蝠。
鼯鼠
鼠名。別名夷由。俗稱大飛鼠。外形像松鼠,生活在高山樹林中。尾長,背部褐色或灰黑色,前后肢之間有寬大的薄膜,能借此在樹間滑翔,吃植物的皮﹑果實和昆蟲等。古人誤以為鳥類。
不分
1.不服氣;不平。
2.不料。

● 鼠
◎ 哺乳動物的一科,門齒終生持續生長,常借嚙物以磨短,繁殖迅速,種類甚多,有的能傳播鼠疫等病原,并為害農林草原,盜食糧食,破壞貯藏物、建筑物等(俗稱“耗子”):老鼠。鼠膽。鼠目寸光。投鼠忌器。鼠輩。
◎ 隱憂:鼠思。
● 鸓
◎ 〔鸓鼠〕小飛鼠,形似鼯鼠,前后肢之間有寬大多毛的膜,尾長,能在大樹間滑翔,常在夜間活動。

鸓鼠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7/3239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