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苕

折苕
詞語解釋
葦苕斷折。喻危險的處境。語本《荀子.勸學》:“南方有鳥焉,名曰蒙鳩,以羽為巢,而編之以發,系之葦苕。風至苕折,卵破子死。巢非不完也,所系者然也。”
分詞解釋
南方:
1.南面,南邊。表示方位。
2.泛指南部地區,指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。
系之葦苕:
系:依附;葦苕:蘆葦的嫩條。鳥巢筑在纖脆的蘆葦上。比喻所依附的基礎不牢,有很大的危險。
荀子:
荀子(約前313-前238)戰國末思想家、教育家。名況,趙國人。他批判和總結了先秦以來的學術思想,發展了唯物主義。認為自然運行法則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。提出人定勝天的思想。首創性惡論,重視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。文章說理透辟,結構謹嚴。著作有《荀子》。
勸學:
散文篇名。荀況作。載于《荀子》。文章旨在勉勵人們勤學進取的精神,并對學習的意義、作用、態度方法等作了全面論述,提出了“青取之于藍,而青于藍”,“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”等著名論斷。
危險:
1.亦作“危崄”。艱危險惡,不安全。謂有可能導致災難或失敗。
2.指險惡﹑險要之地。


折苕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7/33011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