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錫

類錫
詞語解釋
《詩.大雅.既醉》:“孝子不匱,永錫爾類。”朱熹集傳:“類,善也……孝子之孝誠而不竭,則宜永錫爾以善矣。”,后因以“類錫”謂以善施及眾人。
分詞解釋
朱熹:
朱熹(1130~1200)南宋哲學家、教育家。字元晦,號晦庵,徽州婺源(今屬江西)人。在哲學上發展了二程(顥、頤)關于理氣關系的學說,集理學之大成,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唯心主義的理學體系,世稱程朱學派。認為理氣相依而不能相離,但“理在先,氣在后”。主張啟發式教育方法,反對死記硬背。對經學、史學、文學以及自然科學也有研究與貢獻。著作有《四書集注》、《朱子語類》、《朱文公文集》等。
孝子:
1.孝順父母的兒子。
2.指父母亡故后居喪者。
3.祭祀時對已故父母的自稱。
4.舊時表旌孝行卓著者的特定稱號。
大雅:
①《詩經》組成部分之一。共三十一篇,大致是西周時代上層貴族的作品。多為記敘周人祖先的開國歷史和贊美西周文王、武王、宣王等君主之作,也有反映西周末政治混亂局面的詩篇。
②雅正之詩:大雅久不作,吾衰竟誰陳?
③大才:大雅君子|夫唯大雅,卓爾不群。
④合乎規范的;正當的:無傷大雅。
眾人:
1.商周時代的農業生產者。
2.一般人﹐群眾。
3.大家。指一定范圍內所有的人。

類錫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7/3323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