笑容可掬

成語拼音:[xiao rong ke ju]
成語解釋:掬:雙手捧取。形容笑容滿面。
成語出處:明.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九十五回:“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,笑容可掬,焚香操琴。”
成語簡拼:xrkj

常用程度:常用成語
成語簡拼:中性成語
成語用法: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形容人很高興的樣子
成語結構:主謂式成語
產生年代:古代成語
成語正音:掬,不能讀作“ju”。
成語辯形:掬,不能寫作“鞠”。
成語辨析:笑容可掬和“喜形于色”;都有“臉上流露喜悅”的意思;但笑容可掬側重于面部表情;可能表里如一;也可能為了某種目的表里不一。“喜形于色”是發自內心的表露在臉上的喜悅;是表里如一的。
近義詞:眉開眼笑 喜形于色
反義詞:愁眉苦臉 咬牙切齒
成語造句:這些學生們一天總是那么活潑開朗,笑容可掬。
成語英文:show pleasant smiles
成語日文:こぼれるような笑顔(えがお),満面笑(まんめんえ)みをたたえたさま
成語德文:freundlich lacheln
成語謎語:菊臉
成語故事:三國時期,司馬懿率軍進攻蜀國街亭,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。司馬懿乘勝直逼西城,諸葛亮無兵迎敵,但沉著鎮定,大開城門,笑容可掬地坐在城樓上彈琴。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,引兵退去。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戰,趙云急忙趕回解圍

笑容可掬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h/1744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