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揚頓挫

成語拼音:[yi yang dun cuo]
成語解釋:抑:降低;揚:升高;頓:停頓;挫:轉折。指聲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。
成語出處:晉.陸機《遂志賦.序》:“崔蔡沖虛溫敏,雅人之屬也。衍抑揚頓挫,怨之徒也。豈亦窮達異事,而聲為情變乎。”
成語繁體:抑揚頓挫
成語簡拼:yydc

常用程度:常用成語
感情色彩:中性成語
成語用法:作定語、狀語、補語;形容聲音
成語結構:聯合式成語
產生年代:古代成語
成語正音:挫,不能讀作“zuo”。
成語辯形:挫,不能寫作“錯”。
近義詞:輕重緩急
反義詞:平鋪直敘
成語造句:那抑揚頓挫,入耳動心,恍若有幾十根弦,幾百個指頭,在那時彈似的。 ★清.劉鶚《老殘游記》第二回
成語英文:cadence
成語德文:rhythmisch und schon klingend
成語法文:modulation de ton
成語謎語:十只羊九只蹲羊圈一只蹲豬圈

抑揚頓挫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h/2854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