赴湯蹈火

成語拼音:[fu tang dao huo]
成語解釋:赴:走往;湯:熱水;蹈:踩。沸水敢蹚,烈火敢踏。比喻不避艱險,奮勇向前。
成語出處:《荀子.議兵》:“以桀詐堯,譬之若以卵投石,以指撓沸,若赴水火,入焉焦沒耳。”晉.稽康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長而見羈,則狂顧頓纓,赴湯蹈火。”
成語繁體:赴湯蹈火
成語簡拼:ftdh

常用程度:常用成語
感情色彩:中性成語
成語用法:作謂語、狀語;比喻奮不顧身
成語結構:聯合式成語
產生年代:古代成語
成語正音:赴,不能讀作“pu”;蹈,不能讀作“tao”。
成語辯形:蹈,不能寫作“滔”或“倒”。
成語辨析:赴湯蹈火和“出生入死”;都表示“不顧艱險、奮不顧身的精神”。但“出生入死”偏重在冒隨時死去的危險;一般用來表示不顧個人生命危險;在程度上重于赴湯蹈火;赴湯蹈火偏重在不畏艱險;一般用來表示決心和愿望。
近義詞:出生入死
反義詞:貪生怕死
成語造句:有三個人,義膽包身,武藝出眾,敢赴湯蹈火,同死同生。 ★明.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十五回
成語英文: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
成語日文:水火(すいか)の中に飛び込(こ)んでいく。〈喻〉いかなる危険や艱難をもいとわない
成語德文:f

赴湯蹈火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h/3516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