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而不劌

成語拼音:[lian er bu gui]
成語解釋:廉:廉潔;劌:割傷,刺傷。有棱邊而不至于割傷別人。比喻為人廉正寬厚。
成語出處:《禮記.聘義》:“君子比德于玉焉,溫潤而澤,仁也;縝密以栗,知也;廉而不劌,義也。”《老子》第五十八章:“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劌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”
成語繁體:亷而不劌
成語簡拼:lebg

常用程度:常用成語
感情色彩:中性成語
成語用法: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清廉
成語結構:偏正式成語
產生年代:古代成語
近義詞:廉正寬厚
成語造句:厥乃口無擇言,柔惠且直,廉而不劌,肅而不厲。 ★晉.夏侯湛《昆弟誥》

廉而不劌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h/3942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