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六

九六
詞典解釋
1.《易.干》“初九”唐孔穎達疏:“七為少陽,八為少陰,質而不變,為爻之本體;九為老陽,六為老陰,文而從變,故為爻之別名。”因以“九六”泛指陰陽及柔剛等屬性。
2.借指盛衰。
3.“陽九百六”之略語。古代道家稱天厄為“陽九”,地厄為“百六”。因以“九六”指災難或厄運。
分詞解釋
災難:
災禍造成的苦難:災難面前不能灰心。
不變:
1.常用于詩或古文,可以意味不變的恒常性或穩定性。
2.使…不發生不合心意的改變。
3.使 [某物]不再改變。
老陰:
1.《易》四象之一。詳“老陽”。
2.舊指婦人。
百六:
1.古代以為厄運。
2.寒食日的別稱。
別名:
1.正名以外的名字;異名。
2.《荀子》中的邏輯術語。荀況把概念的基本屬種關系相對地分為“共名”和“別名”兩級。“共名”相當于屬概念,“別名”相當于種概念。


九六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1/437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