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蟾

烏蟾
詞典解釋
1.指神話傳說日中的三足烏和月中的蟾蜍。
2.指日月;時光。
分詞解釋
日月:
1.太陽和月亮。
2.一天一月;每天每月。
3.時令;時光。
4.喻指帝后。語本《禮記.昏義》:“故天子之與后,猶日之與月”。
5.猶天地。
6.指生活或生計。
蟾蜍:
1.亦作“蟾蠩”。亦作“蟾諸”。
2.兩棲動物。俗稱癩蛤蟆。形似蛙而大﹐背面多呈黑綠色﹐有大小疙瘩。耳后腺和皮膚腺分泌白色黏液﹐可入藥。
3.《后漢書.天文志上》“言其時星辰之變”南朝梁劉昭注:“羿請無死之藥于西王母﹐姮娥竊之以奔月……姮娥遂托身于月﹐是為蟾蠩。”后用為月亮的代稱。
4.形似蟾蜍的器物。(1)候風地動儀上的部件。《后漢書.張衡傳》:“外有八龍,首銜銅丸,下有蟾蜍,張口承銜之。”(2)古建筑的承溜裝置。北魏酈道元《水經注.洧水》:“舊引綏水南入塋域而為池沼,沼在丑地,皆蟾蜍吐水,石隍承溜。”(3)硯滴或硯臺。《西京雜記》卷六:“唯玉蟾蜍一枚,大如拳,腹空,容五合水,光潤如新,王取以盛書滴。”唐常袞《晩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》詩:“綴簾金翡翠,賜硯玉蟾蜍。”清趙翼《汪水云硯歌》:“想當搦管濡墨時,蟾蜍滴淚和墨硯淋漓。”(4)舊俗點綴端陽節景的五毒制品之一。清陳維崧《虞美人.端午閨詞》詞:“靈符飐上香云膩。繡虎釵頭睡,守宮蜥蜴粉蟾蜍,還剩玄綃半捻裹蜘蛛。”
月中:
1.月亮里。亦指月宮。
2.月光之中﹐月光下。
3.指一個月的中間幾天。
4.指月內﹐某月之內。
5.指月子里。
三足烏:
1.古代傳說中的神鳥。為西王母取食之鳥。
2.古代傳說中的神鳥。祥瑞之鳥。
3.古代傳說中的神鳥。日中之三足鳥。漢王充《論衡.說日》:“儒者曰:日中有三足烏﹐月中有兔﹑蟾蜍。”《藝文類聚》卷一百引《黃帝占書》:“日中三足烏見者﹐大旱赤地。”后因以指日。
日中:
1.正午。
2.指從天亮到正午的半天時間。
3.指春分﹑秋分。
4.中午陽光強烈,比喻事物光明昌盛。
5.猶日內。


烏蟾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7/3623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