扯鈴

扯鈴
詞語解釋
傳統雜技節目。即抖空竹。參見“抖空竹”。
分詞解釋
參見:
1.以一定禮節晉見上級。
2.參看。多用于書或文章的注釋。
節目:
文藝演出或廣播電臺、電視臺播送的項目:節目單ㄧ文藝節目ㄧ今天晚會的節目很精彩。
傳統:
從歷史上沿傳下來的思想、文化、道德、風尚、藝術、制度以及行為方式等。它通常作為歷史文化遺產被繼承下來,其中最穩定的因素被固定化,并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表現出來。如民族傳統、文化傳統、道德傳統等。
雜技:
表演藝術的一種。狹義指在特定的環境中,運用各種道具,以高難和驚險的技巧動作為手段進行表演的人體技藝,如手技、頂技、蹬技、吊子、爬竿、走鋼絲、車技、鉆圈、柔術等;廣義還包括口技、馴獸、滑稽、魔術等。有些國家把廣義的雜技(往往不包括魔術)稱為馬戲,又根據表演環境和條件的不同而有高空雜技、舞臺雜技、水上雜技、冰上雜技等之分。中國雜技在春秋戰國時已具雛形,漢代大盛,為百戲的重要內容。以后歷代有所發展,形成鮮明的民族風格。
抖空竹:
雜技節目。源于民間游戲。江南一帶稱為“扯鈴”。演員將一根繩子系在兩根短竿上,雙手握竿,將空竹(形如車輪,中有短軸)扯動,使之旋轉,做出拋高、承接、串繞、過橋等動作。也有耍單頭空竹,乃至壺蓋、花瓶的。


扯鈴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16/26851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