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姓

四姓
詞語解釋
1.指四個姓氏。自漢以來,歷代多有以四個名門貴族的姓氏合稱為四姓的。如:東漢明帝時外戚有樊﹑郭﹑陰﹑馬四姓(見《后漢書.明帝紀》李賢注);三國蜀有焦﹑婁﹑孟﹑毛四姓(見晉常璩《華陽國志.南中志》),吳有朱﹑張﹑顧﹑陸四姓(見《文選.陸機<吳趨行>》李善注);晉廣陵郡有雷﹑蔣﹑谷﹑魯四姓(見《晉書.劉頌傳》);唐有崔﹑盧﹑李﹑鄭四姓(見《新唐書.儒學傳中.柳沖》)等。
2.南北朝世族,以郡望或官位分為甲﹑乙﹑丙﹑丁四等,謂之四姓。
3.泛指名門貴族。
分詞解釋
東漢:
朝代,公元25-220,自光武帝(劉秀)建武元年起到獻帝(劉協)延康元年止。建都洛陽。也叫后漢。
有以:
1.猶有因。有道理;有規律。
2.猶有為。有所作為。
3.猶有何。有什么。
4.表示具有某種條件﹑原因等。
歷代:
①過去的各個朝代:歷代名畫。
②過去的許多世代:歷代務農。
③經歷各個時期:這里的珍珠養殖業歷代不衰。
后漢書:
書名。紀傳體東漢史。南朝宋范曄著。全書一百二十篇,分一百三十卷。記載自公元23年至220年間的歷史,敘事喜以類相從。為研究東漢史的重要資料。
世族:
世代做官的大家族:夫人本宗,世族之后|世族貴家,其子孫鮮有賢者。


四姓的意思

引用地址 https://qjyouth.com/ci/5/4188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