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青年
首頁  〉FACE  〉阿拉姜色原名叫什么

阿拉姜色原名叫什么

《阿拉姜色》原名叫《羅爾基的366天》。
據說當時電影拍到一半的時候,松太加和容中爾甲都覺得生離死別的分量太重,而且劇本太灰暗,想要增加一點顏色,正好當時他們在喝酒的時候提到了《阿拉姜色》這首藏族民歌,這是一首關于祝酒的民歌,意思是“請您干了這杯美酒”的意思,而在劇中也有喝酒的場景,于是便將電影的名字改成了《阿拉姜色》。
當初這個故事是容中爾甲說給松太加聽的,后來松太加便將這個故事寫成了劇本,還邀請了容中爾甲出演電影中的男主人公羅爾基,而且電影中的故事正好發生在容中爾甲的老家。
電影名字其實改得很好,讓原本很壓抑的一部電影有了一點顏色,《阿拉姜色》不僅是一首民歌,也是電影中羅爾基與諾爾吾關系變化的一個體現。
電影開始的時候,羅爾基與繼子諾爾吾的關系算不上親近,那時候俄瑪還沒有死,她與羅爾基在火堆旁唱著《阿拉姜色》,而諾爾吾冷漠的待在一旁。電影最后是羅爾基與諾爾吾一同唱起了這首歌,兩人關系的轉變是顯而易見的。
羅爾基和諾爾吾在這首歌中體現出了他們的成長、成熟,兩人雖然不是親生父子,但俄瑪去世之后,羅爾基便是諾爾吾唯一的親人,羅爾基從諾爾吾身上體會到了作為父親的職責,而諾爾吾也在羅爾基身上體會到了溫暖。

推薦內容